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科室介绍 > 心理咨询中心

害怕失败?——习得性无助

“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,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……”——王菲在<暗涌>里这样唱着。

“不论如何我都找不到好工作”

“不管我如何努力都不能让父母满意”

“我的领导老师同事同学怎么都不喜欢我”

“爱人朋友最后都会不再爱我“

“不管我怎么做我都无法改变结果……“

  当人在现实生活中重复遭受到挫折和打击时,他们会产生无力感,认为自己无法去抵抗某种力量,丧失信心,感到压抑和绝望,会主动放弃,这种心理状态就是习得性无助

 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76年提出的关于无助感的创造性理论,他发现不论是动物还是人,在持续的失败情景中容易学习到无助的感觉,即使到了新的情景中仍旧保持这种“无助”而不进行新的尝试。

习得性无助容易导致抑郁

 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,觉得行为和结果无关时,就会渐渐无助和绝望。许多抑郁症患者对此就有所表现,比如当他们受挫失败时,内心就会有很强的绝望感,会主动放弃尝试。

  他们总会有这样的心理预期建设:我所期待的结果不会发生,我害怕出现的结果将会出现

  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有一点很重要,就是归因方式有问题。当人经受了挫折或失败,会有不一样的归因方式,失败是由于自己内部的原因还是由于外部的环境原因等、是普遍性的还是单纯个体性的、是稳定性的还是特例行的。如果过度的归因于自身原因,导致抑郁症的风险会增大,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,比如自己会鄙视甚至厌恶自己。

如何走出习得性无助的漩涡?

  1. 随时关注“变化”

  去积极关注身边的变化、不要直接主动放弃改变局面的机会。不要习惯性地忽略转机。

  2. 改变归因方式

  归因理论认为,当我们把失败归因为自身的、普遍的、稳定的因素时, 就容易绝望无力,容易放弃。 比如认为自己就是天生情商低,不善于沟通。这是无法改变的特质,所以也没必要努力了。 而如果我们改变归因方式,试着将失败归结于自己的动机不足,也许能够对未来产生积极的期待。

  3. 制定简单易行的目标(二分法)

  给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,经短期努力就能看到效果的,以增强自我效能信念,提高动力。成功的体验将有利于缓解习得性无助,完成小目标可以让自己感受一点点成功的滋味。

  或者也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基本目标和一个完美目标,比如你给自己设立今天背100个英文单词是基本目标,背300个就是完美目标,当你背了100个就会感觉自己完成了一个小目标,超过100个,越靠近300个你的成就感就会越高。

  4. 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

  如果你一直在这种绝望和无助感里无法走出来,自认为无法自救,那么你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

咨询师会和你一起分析那些习得性无助的成因,

用非评判的态度倾听你,

陪你一起寻找出口

>>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<<